安丰居家居

EN

社会责任

首页 - 社会责任 - 木都小镇

【彰往察来看木都】2003年:新南浔,兴木业

发布时间:2018-05-28 12:02:46

彰往察来看木都

序 言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同时也南浔区建区15周年。南浔木业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如今的南浔已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木业生产基地,木业品牌汲取南浔这块得天独厚的木业沃土实现快速成长的同时也像一个又一个文化的使者,南浔木业企业的“总部经济”通过其向全国辐射的木业产品,传播南浔的“木艺文化”、“湖丝文化”,无形中提升了南浔在全国的知名度。

南浔木业“三十而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南浔装饰线条协会秉承“弘扬木都文化、传播南浔声音”的时代担当和使命。在改革开放40周年暨建区15周年之际,我们希望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和梳理南浔木业发展脉络。我们试图通过分析政府产业政策、统计数据,展示重点企业发展案例,讲述木业人的创业史等方式。我们将坚持“不吹捧不贬低,尊重客观事实”的原则,客观、全面、生动的展示南浔木业产业的发展历程。

南浔木业集群的发展也是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是无数“浙商”的用实际行动成就的传奇。希望有越来越多热心公益的各界有识之士、有社会担当的企业和主流媒体参与进来,一起记录南浔木业人与时代共同谱写的磅礴发展史诗。

编者

二O一八年五月二十八日

正文:

文:资深媒体人 钟伟 

“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就在供给和需求之间,在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相互作用下,推动着生产者和消费者做出各自的决策。市场就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同时也需要产业政策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南浔木业”区域品牌的开花结果除了在无数行业从业者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影响下,用辛勤的换水浇灌而成;更离不开政府的出台的各项有利的产业政策的培育。市场红利、政策红利的双重结果让当年的木业星火,已成燎原之势:家具、地板、木门、整木家居、装饰线条等木业“产业分工”进一步细分,围绕着“家庭和人居”,企业专注产品的专业性越来越强。

一、南浔块状特色经济中,异军突起的新型建材产业

2003年1月10日,中共湖州市委、湖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下发《关于调整市区行政区划的通知》,①撤销城区、南浔区、菱湖区三个区,设立吴兴区、南浔区两个市辖区。市委市政府这份通知的下发标志着南浔的发展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南浔木业的发展也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按照市委提出的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要求,充分发挥南浔产业优势,把南浔培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特种电磁线、实木地板的制造基地。着力培育个私经济、块状经济新亮点。按照‘增总量、扩规模、上层次、创特色’和‘巩固老块状,培育新块状’的工作要求,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块状特色经济。巩固发展木业、特色机电等优质明显的块状经济。”②在4月22日,南浔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南浔调整区划后的首任区长周建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木业产业作为南浔区重点培育的块状经济。

而早在建区前,南浔已经形成木业、兔毛、丝织、毛纺、皮革制品、电线电缆、电梯电机、链条、精细化工、磨具磨料、湖笔、商标织带为特色的块状经济。2003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销售额总收入达到366亿元,拥有以新型建材、新型纺织、通信线缆、电子信息、医药化工、特色轻工为六大支柱产业的10个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块状经济集群。

根据区第一届人代会一次会议提出的“巩固发展木业、特色机电等优势明显的块状经济。把南浔培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特种电磁线、实木地板的制造基地。”的经济发展规划和工作思路。

南浔区相关部门多次召开木地板企业座谈会,了解企业发展诉求。10月17日,首届南浔经贸洽谈会成功签约项目285个,总投资86亿元。重点培育特色轻工、电子信息、医药化工、新型纺织、新型建材五大优势产业。给重点培育的优势产业给予充分的产业发展政策。

二、南浔、旧馆“双中心”布局、科技驱动,木业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在打造木地板全国生产基地的培育中,形成了以南浔镇、旧馆镇“双中心驱动”的产业发展格局。除了巩固木地板在南浔镇的产业地位,区委区政府还在旧馆镇建设优质实木地板生产基地的“星火计划”。

“星火计划”的实施推动旧馆镇100多家木地板企业的快速发展,其中仅2003年一年旧馆一镇就新增123家木地板企业,引进设备152套,进口优质原木80万m³,年产优质实木地板2000万㎡,创产值20亿元、利税1.2亿元,转移农村劳动力8000人,增加农民收入1.5亿元,通过“星火计划”项目的实施带动周边其他产业的收入2000万元。③

经过建区第一年的经济体制的改革,发挥南浔既有的产业优势,工业特色优势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03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60.03亿元,其中建筑材料行业完成产值16.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值的10%以上。在技术改造领域新型建材2003年全年投入6.65亿元,占全区技术改造领域总投入28.5亿元的23.3%。④

截止2003年底,全区共有木地板加工企业333家,进口大规格原木300万m³,生产实木地板7200万㎡,占全国实木地板总产量的60%。⑤

全区木地板加工企业产业的提升以及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为南浔打造先进木地板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专业市场成特色产业“晴雨表”

随着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在改革中得到释放,得到发展的不仅仅只是产业本身的经济总量得到了快速发展的同时,依托各个特色产业而催生的上下游产业链同样实现了繁荣。

在多种的配套上下游产业链中,尤以专业市场的崛起尤为突出。以专业市场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服务于第二产业,在互通有无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同时也成为真实反映各个特色产业状况的“晴雨表”。

全区形成了以南浔建材市场为龙头的各类专业市场35个(包括其中:生产资料4个,工业消费品综合市场7个,农副食品市场7个,农贸市场17个),其中就包括建材、兔毛、针织品、毛纺、水产品等7个成交额超亿元的工业消费品综合专业市场。35个专业市场2003年全年实现成交额达到100亿元,其中南浔建材市场成交额就达81.04亿元。成交额占全区35个专业市场成交总额的81%以上⑥。

在所有的专业市场中,南浔建材市场“一家独大”的产业数据背后,是党的“十六大”理论上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改革及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城镇化程度日益提高。城镇化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由2001年的37.7%提高到2006年的43.9%,五年提高6.2%。政策红利、产业红利的双重影响下,南浔建材行业发展的春天正式到来。南浔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上下游完善的产业集群也让南浔成为全国最大的胶合板、木地板集散销售中心。

四、内外兼修,区域品牌形成,企业品牌初露“尖尖角”

南浔建材的繁荣、南浔木业区域品牌的初步形成。“春江水暖鸭先知”市场从供方市场逐渐向需方市场转变的过程,让行业一些走在前列的企业在不断地加强技术改造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开始注重差异化营销。通过建立、推广企业自己的品牌,打造属于自己企业和产品的诚信标签。提升客户对企业、产品的识别和忠诚度。

南浔木业企业通过内部强化管理、外部塑造品牌。13家企业建立了ISO9000系列国际质量认证体系,5家企业建立了ISO14000国际环保认证体系。

在品牌培育上,一方面整顿经济秩序,开展木业行业专项整治、商品市场专项整治,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另一方面制定“名牌战略”三年规划,对2004~2006年三年培育的特色产业中的重点企业进行政策上的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在2003年制定的“名牌战略”三年规划中,木业品牌在2004年、2005年、2006年,分别占全区培育总量的50%、50%、60%。

在品牌化创建中,涌现了一批名牌产品。在2003年4月25日下发的《南浔区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02年度荣获省市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及信用诚信企业的通报》(浔政发 [ 2003 ] 6号)⑦通知中,表彰了一批优秀企业。在2002年全区9家“湖州市名牌产品”中,家居建材行业就占2个,分别是久盛地板、新永固防水卷材;永吉地板分别荣获“湖州市著名商标”、“浙江省著名商标”和“湖州市信用诚信企业”;南星木业也成为公布的26家“湖州市信用诚信企业”之一。

在2003年的品牌创建中,世友地板、方圆地板、格尔森地板产品成为全区荣获4个国家级免检产品(全市共8个)企业中的三席,而与此同时,全国木地板仅有5家全国免检产品,南浔木地板免检产品是全国行业的60%。世友地板荣获“省级名牌产品”,永吉地板、方圆地板、巨王木业成为2003年省级著名商标⑧。

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南浔木业产业中的先行品牌已初露“尖尖角”,2003年的南浔木业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随着南浔区人民政府“名牌战略”规划的出台和推进,南浔木业的品牌也在爆发前的萌动中。 ■

参考文献:

① 《中共湖州市委、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市区行政区划的通知》(湖委发[ 2003] 2号)

② 《南浔年鉴》(2004)P12 周建明【南浔区第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二)全面实施工业创强战略,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③ 《南浔年鉴》(2004)P66【科学技术】“科技计划”

④ 《南浔年鉴》(2004)P61【经济发展·工业经济】特色优势产业

⑤ 《南浔年鉴》(2004)P59【农村经济】曹泉方:林业

⑥ 《南浔年鉴》(2004)P23【总述】“第三产业”

⑦ 《南浔区人民政府批转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分局关于南浔区2004-2006年实施名牌战略培育发展意见的通知》(浔政发 [ 2003 ]  41号)

⑧《南浔区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02年度荣获省市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及信用诚信企业的通报》(浔政发 [ 2003 ]  6号)

中文 English